• 人才盘点
    e成科技完成8000万美元C轮融资,创人力资本AI和SaaS赛道最大融资纪录 今日,e成科技宣布完成8000万美元C轮融资,此轮融资由光速美国基金(LSVP)和阳光保险领投,老股东光速中国基金、凯辉创新基金和Schroder Adveq跟投,光源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独家财务顾问。e成科技创始人兼CEO周友鸿表示,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加速人力资本数字化平台建设,产品及技术研发投入,人才引进及加速市场化等方面。 目前e成科技已经搭建了包括数字化招聘、定岗定薪、人才盘点、组织诊断等产品矩阵,并实现从外部候选人到内部员工的全场景化BOT服务,打造CEO的第四张报表。目前已服务包括腾讯、万科、绿城、金科、法雷奥、科大讯飞、微众银行等知名企业,覆盖互联网、房地产、金融、汽车、制造业、高新科技等诸多行业。 光速美国基金合伙人Will Kohler表示:“中国企业正在进入精细化经营时代,提升人力资本效能,实现人力资本增值将成为众多企业的需求,企业级服务市场必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在美国市场,我们已经看到了这样的成功先例,比如坚持技术导向、产品投入的workday。巧合的是,我们在e成科技身上也看到了这一点,他们多年始终坚持打磨AI技术,坚持产品领先,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数字化人力资本服务,我们相信,未来e成科技一定会成为中国企业级服务赛道的优秀企业。” 本次融资领投方阳光保险表示:“e成对HR在招聘和人才管理上的痛点有着深入理解,在AI技术上有着多年持续投入,建立了坚实的技术能力和丰富的产品矩阵,获得了大量客户的认可。我们相信e成团队未来会继续创新,以AI技术让企业在招聘和人才管理领域更加高效。” e成科技最早的机构投资人光速中国基金创始人韩彦表示:“人力资本的数字化、智能化、平台化是件很大的事情,国外在这个领域有许多家非常成功的大平台公司,中国的市场更大,且刚刚开始。过去几年e成每年以2-3倍的速度在成长,已经成为中国领先的人工智能SaaS企业,这和公司在数据、智能这两个点上不遗余力的投入和积累离不开。我们相信中国的数据和应用是肥沃的土壤,在这个土壤里一定能结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果子’。” 凯辉基金管理合伙人段兰春表示:“凯辉一直密切关注着创新科技赋能传统行业,而e成正是通过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对HR行业进行赋能的典范。人才日益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资产,其关键在于如何招对人、用好人,以人才战略支持企业战略。从2016年开始,凯辉见证着e成不断的迭代成长,其不断完善的产品,日渐丰富的产品线,受到越来越多行业龙头企业的认可。我们非常看好e成的未来,希望能帮助越来越多的企业高效地找到对的人才,提升全社会人岗匹配效率。” 数字化时代,人和组织边界被打破,企业管理逐渐向“人”回归,人才数字化和人才战略数字化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作为国内领先的人力资本数字化平台,e成科技创新性地提出“画像是人力资本数字化的起点”,集结了全球知名咨询公司的专家队伍和50名算法工程师组成的算法团队,沉淀了强大的云计算能力及深厚的数据积累,基于先进的AI算法和行业领先的知识图谱,以画像为统一标准,通过对员工画像和组织画像的数字化刻画,以可视化形式为CEO展现组织的人力资本构成、核心竞争能力分配、与行业标杆差距等关键数据,为管理者制定人才战略提供依据,最大限度释放组织管理潜力。 “专家+AI+数据”三驾马车发挥协同效应,极大提高HR工作效能,降低企业成本,帮助企业实现人力资本精细化、精细化、精准化的管理。 周友鸿提及:“今年是我在人力资源行业创业的第16年,也是e成成立的第6个年头。创业至今,我始终相信优秀人才是组织最重要的核心资产,人才与组织的连接在未来有太多可能性。数字经济时代到来,人力资本行业将被赋予新的生命力,在组织战略制定与落地、提升组织效能、增强组织竞争力等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强调,e成的定位是要打造一个行业领先的人力资本数字化平台,通过科技驱动人才升级,改变传统且粗放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提升工作效能与产出,助力企业实现战略成功。周友鸿相信,“‘招对人、用好人’比‘招到人、有人用’更重要。我们希望可以通过AI技术的赋能,帮助企业招到真正基因匹配的人才,实现人才与组织的智能化、数字化管理。这也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人才盘点
    2019年03月25日
  • 人才盘点
    迎风而上身怀秘籍——开展人才盘点的时机与注意事项   作者:北森测评云高级总监 赵小迪   又到年底,“加薪”、“年终奖”、“跳槽”等一如既往是员工职场热词。因此,很多企业到年底也就更加警觉:缺谁、留谁、怎么留、怎么补等等,人才盘点也随之在年末成为HR工作的重头戏。人才管理软件云服务领导者北森(beisen.com)在全国开展了30场以人才盘点为主题的研讨会,分享人才盘点的方法和最佳实践。最常被问到的问题是“我们企业适合做人才盘点吗?”、“为什么我们的人才盘点开展不起来?”,因此在盘点业务的旺季,北森就分享一下开展人才盘点的时机及注意事项。   人才盘点的时机 企业的发展可以看作两个咬合转动的齿轮,一边是组织,一边是人。如果组织发展更快,人才却跟不上,会使得关键岗位人才缺失、人才能力荒、组织发展受阻;如果人才发展更快,组织发展却相对缓慢,则会造成人才过剩、职业倦怠、高潜人才的瓶颈期过长而流向竞争对手。实际上企业遇到的不仅是齿轮转速快慢的问题,齿轮转动方向也在变化,组织战略调整、激烈的市场竞争、竞争对手挖角、新生代员工成为职场主力等都会在短时间内使得组织和人错位脱轨。从这个意义上看,人才盘点作为预见、规划、发展人才的一组业务,但凡发展期的企业都应该定期来做,它保证了组织和人紧密咬合、互相驱动,让企业发展更稳健。不过在转速、方向不匹配时,人才盘点更加迫切。而人才盘点的最佳时机包括:   一、企业快速成长,需要大批人才供给 无论规模复制,还是新兴业务增长,快速成长的企业总是缺人——我们经常看到,快消企业因缺少足够数量的合格店长,失去了在区域内卡位的机会;大型集团因没有某行业的领军人物,被竞争对手以小博大、弯道超车。从企业的发展阶段来看,初创、成长、成熟、转型(新周期或衰退)四个阶段中,成长期是展开人才盘点的最佳时机。   二、过度依赖于从外部输入关键人才 我们观察一家电商企业的人才结构时,一个数字令人吃惊:2013年底的总监层级管理人员中,逾50%来自外部招聘。此案例虽有行业和企业的特殊性,但这个企业HRD的一条年度KPI是高级管理人才外招比例控制在15%-25%之间(过低的比例不利于保持理念和知识更新)。在目标人数恒定的前提下,要控制住外招的占比,只有加强内部供给。所以该HRD在2014年责成组织发展经理和培训经理启动了三个项目加以应对:人才盘点、人才池发展、设计新的内部选拔流程。于是在2015年的前两个季度,总监级别管理者的外招比例降低到了34%。   三、内部竞聘的频繁高但效果差 很多企业在执行内部的选拔晋升时会使用竞聘,容易造成没有合适的人才涌现,甚至被看好的人才未参加竞聘。此局面非常尴尬,依据竞聘结果会导致错误任命(至少是缺乏共识的);不依据结果任命,问题可能更严重。人才盘点在这里的价值在于让竞聘有更充分的准备——在竞聘前就有取得共识的意向,使竞聘过程更聚焦。   四、人才供给不均衡 企业的人才供给有时不均衡,在不同部门、区域、分/子公司,人才旱涝两重天:有的业务部门里可用之才寥寥无几,有的却人才济济。晋升时需解决放弃谁的难题,再加上业务部门负责人可能隐藏自己的人才,如以业务无法开展为由拒绝将自己的人才外调,就导致人才过少和通道阻塞并存。人才盘点的作用在于让人才透明可见,并建立人才无障碍流动的机制。   五、关键人才流失严重 HRD需建立起监控体系,衡量人才的主动流失比例,并与两个数字对比:一是往年的流失比例,二是同行业的一般水平。当比较的结果明显偏高时,需诊断哪里出了问题。如果问题出现在关键人才上,HRD要特别留意,尽快启动人才保留计划。为什么关键人才流失需要做人才盘点?因为HRD首先要知道谁是关键人才,方可监控;其次人才盘点让关键人才被发现,方可启动留才策略。在人才管理典范企业麦当劳里,在人才盘点中被认定为“Ready Now”的员工会获得额外的加薪机会。   六、关键岗位的任职成功率低 如果某关键岗位的多数就职者不能胜任,导致频繁更换,无论外招还是内部晋升,成功率都很低。原因:一是岗位定义有问题,如职责不明确或责任过分集中,就需要重新定义岗位,可能发现此岗位至少需两个人来做;二是没有制定并执行好岗位胜任的标准,导致将错误的人放到此岗位上,就要用人才盘点解决。   人才盘点的注意事项 人才盘点作为人才管理的核心业务之一,HR不可匆忙上马。不少企业在人才盘点上栽跟头,无外乎以下的原因。   问题一:目标不明,欠缺有效产出 很多企业将人才盘点当作年度例行工作,每年汇报干部数量、结构、培训量、招聘量等数字,就只关注人,脱离了组织目标和发展节奏,没有与业务有效关联。这样的盘点往往不痛不痒,得不到重视。   秘籍:HRD应以终为始,站在“一把手的视角”,从组织盘点开始,定义人才盘点的产出。产出一般包括:明年的组织架构图;关键岗位的人才数量和质量需求;现有重要岗位的人才分布和继任健康度;高潜人才档案;高潜人才发展、激励、保留的举措。   问题二:起点太高,节奏失控 一开始就在所有机构和管理梯队铺开人才盘点,并不明智。从规划人才结构、定义人才标准到召开校准会,再到跟进人才举措,人才盘点需要投入。更重要的是,不要高估业务经理(Line Manager)参与盘点人才的态度和能力。现实情况是,业务主管填写一张人才信息表单都是障碍。   秘籍:HRD需要对人才盘点有清晰的路径图,如初次盘点从闭门开始,聚焦关键岗位,引入外部供应商的方法和工具,产出一张高潜人才表单,针对紧急关键岗位制定补给计划,解决一把手在关键岗位的人才短缺等燃眉之急,首先赢得一把手的支持。从第二年开始将盘点范围扩大到一个区域或一个职能,把业务经理带入,召开校准会,让其在盘点会校准人才中承担责任。从第三年扩大到整个管理梯队,从开始到稳定运转,人才盘点大约需3年。 问题三:没有让业务经理承担起责任 人才盘点最糟糕的实践是,业务经理认为这是人力资源部的工作,自己只是配合帮助HR完成例行工作,在过程中没有参与、在结果上没有共识。   秘籍: 1、从业务需求出发,传递人才盘点价值。例如HR要帮助业务经理更深入地了解员工的长短板,充分利用人才资源,管理团队更有章法;业务经理应提升团队业绩并帮助自己晋升,因为假如没有培养出合格的继任者,上级主管的晋升机会也会被取消。   2、清晰定义业务经理的责任。人才指标要匹配相应的奖惩制度,与财务指标等同。业务经理应在人才盘点的关键节点成为主角,如在人才校准会上,由业务经理汇报盘点结果,而非HR。   问题四:组织发展团队欠缺经验 被问到“我们企业适合做人才盘点吗?”时,除了一起回顾组织面临的人才挑战,北森还会询问HRD以下问题:   1、你的组织发展(干部管理)团队是否足够熟悉组织?包括对组织文化和战略的理解、企业价值链、组织运营逻辑甚至与股东良好的协作关系。   2、组织有没有可靠的绩效数据(至少3年)、清晰的人才档案?如果没有,能否在短时间内收集到?   3、组织发展团队有没有定义人才标准的能力、能否设计和驱动对人才能力和潜力的评估?   秘籍:人才盘点是证明HR工作价值的关键业务,HRD需在开展前评估组织发展(干部管理)团队的准备度,基本要求是:   1、确保人才盘点项目的负责人在该企业有3年以上经验,非常熟悉组织;   2、HR中至少有1-2位专业人才,非常了解人才的能力技术、评估技术、发展技术;   3、也可引进外部供应商开展盘点项目。   问题五:应用乏力,未跟进有效的人才举措 人才盘点的产出首先是一张短名单,衡量现有人才分布,产出一张九宫格,回答老板:现有人才谁行、谁不行——输出到激励体系;未来谁行——输出到储备和发展体系。如果人才盘点到此为止,在第一年的闭门盘点阶段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每年的产出都是这样一张短名单,一方面,由于对人才缺乏干预,名单每次变动并不大,从第二年开始老板就会失去兴趣;另一个风险是,因为盘点的价值未输出到业务经理和被盘点人群,会越来越难执行,甚至没有人填写人才表单。   秘籍:最迟从第二年开始,基于人才分布,推出针对性举措,包括改善关键岗位供给、改善高潜人才的保留与激励、高潜人才发展等方面的有效行动。示例: 有效的人才盘点应交给老板一本清晰的“人才账”:企业需要哪些人才、需要多少(人才预算)、目前有多少人才、差距在哪里及如何弥补差距。从2012年开始,人才盘点逐渐在国内企业做起来。据北森观察,在开展有效人才盘点的企业中,HR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更高,希望北森人才盘点的最佳实践对HRD稳健开展这项高价值业务有所启发。
    人才盘点
    2015年11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