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点
    40%的美国网民通过社交网络寻求企业帮助 随着消费者开始推特和发布对品牌的投诉,许多企业开始使用社交媒体作为消费者服务的某种形式,回应这些信息也许是个好决定,但是将客户服务功能转移至社交网站也许不是个好主意。大部分消费者更喜欢其他类型的交流,即使是简单的查询。   根据American Express的研究,23%的美国网民出于客户服务目的使用社交媒体。但是,这么做的原因并不是向企业寻求帮助。大部分将社交媒体作为客户服务的网民是为了称赞企业的良好的消费体验,半数的网民这么做是为了投诉糟糕的体验,46%的人希望分享自己的体验。同时,向企业寻求帮助的受访者占40%。     这些只是对处于客户服务目的使用社交媒体的网民的调查。在更广泛的美国网民中,American Express发现社交网络并不是作为客户服务的最佳渠道。 简单的查询方面,最受欢迎的方式是企业网站或电子邮件,通过电话和真人对话排在第二位。对于困难的问题,近半数网民希望通过电话和真人交流,面对面交谈排在第二位,有四分之一受访者选择。     同时,只有5%的受访者希望使用社交媒体查询简单问题,3%的人希望通过社交媒体解决困难的问题。     对品牌来说,这也不意味着他们可以忽略消费者在社交网站上发布的问题。但是,相比于真正帮助消费者解决问题,损失控制和管理社交媒体负面评论是个更重要的问题。     编译自:eMarketer 译者:孙莹   199IT原创编译
    观点
    2014年11月26日
  • 观点
    Google想出了一个决定人员晋升的算法,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Prasad Setty 是 Google People Analytics 团队的副总裁。7 年前 Google 成立的这支团队的职责是收集和利用数据来支撑公司的管理实践。其使命很简单,即基于数据和分析做出所有的人事决定。在今年 10 月举行的Google re:Work大会上,Setty 介绍了这支团队用科学来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做法。其结论是,算法虽好,可不能滥用,人事决定终归要有人来决定。     Google 是一个由工程师成立的公司,目前也仍然由工程师统治。这家成千上万的大公司每年都要做出许多的人事决定:应该招谁?提拔谁?最好的人应该给多少薪水?通常 Google 会找 4、5 个资深工程师组成委员会,由每个委员会审查一堆提名,经过很多次的对话后做出决定。Google 的这个人员晋升评审流程相当复杂,要审查的材料和召开的会议太多,以至于连 Google 的会议室都不够用,所以要跑到附近的万豪酒店去开会。     因此,为了帮助减轻审查委员会的工作负担,早期时 People Analytics 团队开发出了一个算法来简化人员晋升的决策流程。这个算法是一个计算晋升可能性的公式,如下图所示,里面考虑了平均绩效、经理推荐以及个人推荐(Google 允许员工自我推荐)三方面的因素(各赋予不同的权重,平均绩效权重最,其次是经理推荐,最后是个人推荐)。 通过与最后的晋升结果比较发现,该算法相当可靠,后台的测试结果很好,经历过多周期后仍表现稳定,其中 30% 的提拔案例决策准确率达到了 90%。团队成员都很兴奋,以为自己因此能够节省委员会 1/3 的工作,让他们腾出时间专注于最困难的决定。     但是结果是那帮人根本不买账,不想用这个模型。因为他们不希望躲在黑箱背后,而是希望自己做出决定。因此这个算法从来都没有用来做过提拔决策。     Setty 得出的教训是人事决策必须由人来决定。不过 People Analytics 仍然可以发挥作用,即用更好的信息辅佐决策者(用模型来检验自己的决策过程),但是不能用算法来替他们做出决策。     而且,这一洞察还帮助推动了 Google 人力资源和管理的办法改进。People Analytics 在很多方面根本性的重塑了 Google 的招聘机制。比方说,现在 Google 已经不再强调 GPA(盖氏人格评估)与毕业学校,而是更看重一些软性的特质,如“谦逊”、“学习能力”等。     People Analytics 还通过数据分析总结出了伟大经理的 8 项特质: 1) 是一位好教练 2) 给团队授权,不做微观管理 3) 对团队成员的成功和个人幸福表达兴趣/担忧 4) 富有效率/结果导向 5) 好的沟通者—懂得倾听和分享 6) 帮助团队成员的职业生涯发展 7) 对团队有清晰的愿景/策略 8) 有重要的技术技能,可帮助团队提供建议     此外,Google 还在内部寻找志愿者开展长期研究,设立了许多数据点来跟踪其数十年的职业生涯中工作表现、态度、信仰、问题解决策略、面临的挑战与抗压性等。尽管尚未确定能有什么发现,但是收集数据研究肯定是利用科学方法来研究人力资源问题的第一步。     [消息来源:qz.com  文章:36氪]
    观点
    2014年11月25日
  • 观点
    55%的数字营销人员认为CRM对工作有帮助 每个数字营销人员都知道有大量数据需要他们努力挖掘。同样的,每个数字营销人员都知道有许多工具用来收集数据,并将其转化为投资回报的证据。但是什么技术真的有帮助呢? 随着营销人员致力于营销整合技术,Ascend2调查全球营销专业人士:什么技术对于数据驱动营销工作有实质帮助,CRM软件以6个百分点的优势取胜。       CRM软件是唯一超过半数受访者认同的有用工具。紧随其后的是营销分析软件(49%)和邮件营销软件(48%)。还有46%的受访者认为营销自动化软件是有用的工具。 那些认为数据很重要的受访者中,84%的人认为高质量和完整的营销数据很重要,只有1%的人这对他们的营销工作不重要。   编译自:eMarketer 译者:孙莹  来源:199it
    观点
    2014年11月25日
  • 观点
    揭秘社交媒体的9大虚假神话 [摘要]社交媒体已经改变了我们销售、营销以及公共关系等,然而有关社交媒体依然有许多误解。   印度企业家、作家、公共演讲家阿维纳什·卡西克(Avinash Kaushik)曾发文称:“社交媒体就像青少年性爱,每个人都想尝试,但却没人真正了解。而当最终梦想实现时,他们却发现并非像想象中那样美好。”那是2009年时的情景,今天,社交媒体已经改变了我们销售、营销以及公共关系等,然而有关社交媒体依然有许多误解。我们搜集了9个社交媒体神话,并尝试解开它们。     神话一:Facebook、Twitter以及LinkedIn为社交媒体下了定义。 商务教授安德里亚斯·卡普兰(Andreas Kaplan)和迈克尔·亨莱因(Michael Haenlein)曾对社交媒体下定义,称其为“一组基于互联网的应用,这些应用建立在Web 2.0的理念和技术基础之上,即允许创造和交流来自用户产生的内容”。     而Facebook、Twitter以及LinkedIn等绝对是最好的社交网站,但也有许多相对来说不太受欢迎的社交网络,包括协作项目Wikipedia、微博客Tumblr以及YouTube与Dailymotion等内容社区。企业协作工具Sharepoint、Yammer等也可被归入社交媒体范畴。所有这些网站都有自己独特的用户群,需要与用户成功交流的不同策略。     神话二:社交媒体导致普通员工生产力下降。 我们听说过许多类似故事,比如学生因迷恋Facebook以至于注意力下降。这种影响如此巨大,以至于许多人不得不在考试期间停用Facebook账户,以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     可是,在职场,社交媒体侵蚀生产力的说法不成立。Ipsos与微软对全球32个国家近万名信息职员调查显示,46%的人称他们的生产力因为在办公室中使用社交媒体而有所提高。在此情况下,社交媒体包括即时通讯、短信、视频会议、news feeds、社交网络以及SharePoint等团队网站。       神话三:社交媒体工具不利于工作环境。 在Ipsos与微软的调查中,34%的员工认为,管理层低估了社交媒体工具带来的好处。37%受访者称,如果公司能为职场提供使用社交媒体工具的更好环境,他们的工作表现将更好。     此外,麦肯锡咨询公司的研究也显示,在消费包装产品、零售金融服务、先进制造业与专业服务等特定行业,如果公司能够全面使用社交技术,可以改善企业内部与外部的协作与沟通,这会提高生产力20%到25%。     神话四:通过社交媒体招聘只会吸引低素质求职者。 由于通过社交媒体求职没有任何障碍,为此求职者的素质自然是参差不齐。这很容易让人产生求职者平均素质很低的印象,不如通过招聘机构选择那些特定范围内的求职者。     然而,布莱顿企业管理学院的研究显示,94%的求职者使用社交媒体找工作,49%的招聘者发现求职者的素质正得到极大提高。实际上,在18到34岁年龄段之间的求职者,73%的人通过社交网络找到最新工作。求职招聘网站Jobvite2013年社交招聘调查显示,最好的求职者通过推介获得,其次就是通过社交网络招聘。     神话五:社交媒体导致普通员工对工作兴趣下降。 大数据公司Evolve对美国呼叫中心的约4万名工作人员进行抽样调查显示,那些每周使用1到4个社交网络网站的员工比他们的同事留在工作岗位上的时间更长。对4991名员工进行第二类实验显示,那些经常使用5种社交网络以上的员工,比那些不使用社交网络的人的销售额更高,而且花费时间更少。     神话六:不使用社交媒体的财政结果并不重要。 麻省理工学院与咨询公司Capgemini Consulting的研究发现,进行社交媒体和数字媒体培训具有关键性作用,数字化密集型公司的表现要比非数字化公司在财政方面表现更好。报告称,数字强度更高的公司从他们的实物财产方面获得的收入更高,每位雇员贡献的收入、净利润率以及市场价值都更高。     神话七:社交媒体永远无法进行直接销售。 2009年,戴尔公司通过其Twitter帐号营收300万美元。这个账号收听粉丝的心声,有许多杰出消费者参与。如果一个品牌能够获得消费者支持,并倾听目标用户关心的话题,它可能会通过社交渠道推动产品。     如果品牌想获得更多好处,它们需要走近社交媒体,将其作为培养在线消费用户群的良机,而不仅仅将其当作销售渠道。只要团队保持至诚,只需适度的提及产品,它们就能向消费者提供有帮助的工具,而非成为恼人的销售伎俩。     神话八:没人再使用社交新闻聚合网站了。 Digg、StumbleUpon以及Reddit等社交新闻聚合网站依然很受欢迎。随着Facebook、Twitter以及LinkedIn社会news feeds的到来,有人认为它们可以取代社交新闻聚合网站。可是,网站通讯流量监测机构Statcounter社交媒体全球统计表明,StumbleUpon和Reddit依然十分活跃,在过去一年中,这两家网站的平均流量甚至超过YouTube。     神话九:老年人在社交媒体上不够活跃,为此针对这个群体的行业不必烦扰。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2013年调查显示,在65岁以上的美国人中,43%的人至少使用一家社交网站,2010年这一数字为26%,2008年更是只有1%。目前,有3900万65岁以上老人正在使用Facebook、Twitter以及Skype,他们也是这些网站用户增长最快的群体。为此,千万不要低估他们的力量!(风帆)   9 myths about social media at work Avinash Kaushik, an Indian entrepreneur, author and public speaker, once tweeted that “Social media is like teen sex, Everyone wants to do it. No one actually knows how. When finally done, there is surprise it’s not better.”   That was in 2009. Today, social media has transformed the way we do sales, marketing and public relations – yet there are still many misconceptions about social media. We’ve rounded up nine common myths and research to debunk them.   Myth 1: Social media is defined as Facebook, Twitter and LinkedIn Business professors Andreas Kaplan and Michael Haenlein define social media as “a group of internet-based applications that build on the ideological and technological foundations of Web 2.0, and that allow the creation and exchange of user-generated content.”   Whilst Facebook, Twitter and LinkedIn definitely top the list of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there are many less popular forms of social networks out there. These can include collaborative projects such as Wikipedia, microblogs such as Tumblr and content communities such as YouTube and Dailymotion. Enterprise collaboration tools such as Sharepoint and Yammer also count as social media. All of these sites have their own unique audiences and require various strategies  to successfully engage with fans.     Myth 2: Social media makes the average worker less productive We’ve all heard stories about students who get distracted from studying due to Facebook and use it as a method of procrastination; so much so that people had to intentionally deactivate their Facebook accounts during exam periods so they could concentrate.   However, this dip in productivity does not necessarily hold true for the workplace.   Ipsos and Microsoft  surveyed roughly 10,000 information workers across 32 countries and found that 46 percent of workers said their productivity had greatly or somewhat increased because ofsocial use in the office. In this case, social media encompassed instant messaging, text messaging, video conferencing, news feeds, social networks and team sites such as SharePoint.   Myth 3: Social media tools are not beneficial in the work environment In the same Ipsos and Microsoft study, 34 percent of workers indicated that management underestimated the benefits of social media tools, and 37 percent said that they could do their job better if the organization’s management was on-board with the use of social tools in the workplace.   Furthermore, a study by McKinsey stated that certain industries like consumer packaged goods, retail financial services, advanced manufacturing and professional services could raise productivity by 20 to 25 percent if companies fully implemented social technologies which help improve collabo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within and across enterprises.   Myth 4: Recruitment via social media attracts poor-quality candidates As there are no barriers to applying for jobs via social media, the quality of candidates naturally varies. It’s easy to believe that the average quality of applications would indeed be lower than if a company went through a recruitment agency which targets the profiles of candidates of a certain caliber.   However, research from the Brighton School of Business Management showed that 94 percent of recruiters use social media for their jobs and 49 percent of employers found an improvement in candidate quality. In fact, 73 percent of 18-34 year olds found their last job through a social network (myself included!) Jobvite’s social recruiting survey 2013 results found that the highest-rated candidates are sourced through referrals, followed by social networks.   Myth 5: Social media makes the average worker less interested in their job   A study by big data firm Evolve looked at call center staff in the US with a sample size of approximately 40,000 and found that employees who used one to four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on a weekly basis stayed at their jobs longer than their peers.   Furthermore, in a second experiment with a sample size of 4,991, staff who regularly used more than five social networks demonstrated higher sales in less time than their colleagues who didn’t.   Myth 6: The financial consequences to not engaging in social media are minor   A study by Capgemini Consulting and MIT found that training in social media and all things digital is a deciding factor in why digitally-intense companies outperform their less Web-savvy counterparts financially.   The report stated that “companies with stronger digital intensity derive more revenue from their physical assets.” They also generate more revenue per employee, have higher net profit margins and higher market valuations.   Myth 7: Social media will never generate direct sales   In 2009, Dell made $3 million in sales from just one of its Twitter accounts. This account also had a history of listening to fans, and excellent consumer engagement.   If a brand is able to build a following of consumer advocates and listen to the concerns of its target audience, it might be able to get away with slightly pushing products via social channels.   Still, brands need to approach social media as a chance to foster an online consumer base rather than just another sales medium if they want to gain these other benefits. As long as the team remains genuine, and only mention its product in moderation, they can offer helpful tools for consumers instead of overload them with annoying sales pitches.   Myth 8: No one uses social news aggregators anymore   Social news aggregators like Digg, StumbleUpon and Reddit are still popular—and relevant. With the advent of social news feeds on Facebook, Twitter and LinkedIn, one might think that they’ve replaced the social news aggregators.   However, Statcounter’s global stats for social media show that people are still quite active on StumbleUpon and Reddit. Both sites have had higher average traffic than YouTube for the past year.   Myth 9: Senior citizens are not active on social media so businesses targeting this demographic shouldn’t bother   The Pew Research Center found that in 2013, 43 percent of Americans over 65 used at least one social networking site, compared with 26 percent in 2010 and 1 percent in 2008. At time of publication, there are 39 million people aged 65 and older using Facebook, Twitter and Skype, making them the fastest growing age demographic on these sites. Don’t underestimate this power generation!   sourse:TNW
    观点
    2014年11月25日
  • 观点
    移动版Office免费后,办公生产力应用还能走的三条路 因为收费版本的Microsoft Office移动应用使得众多的用户选择了其他可替代的产品。但微软近日宣布旗下Microsoft Office移动版本应用将免费提供给所有用户,这对其他的类似应用是一个不小的冲击。面对微软如此猛烈的攻势,这些应用提供商们想要留住自己现有的用户,甚至挖掘新用户,那就要费一点心思来思考这个问题了。     在过去,作为一款在移动设备上替代Microsoft Office功能的产品是非常简单的。你只需要在推出Microsoft Office的一部分功能,并且设置一个合理的价格就行。然后你就能够在微软的Microsoft Office所空缺的手机以及平板市场应用里风生水起了。     但是就在不久前,这样的格局发生了变化。微软宣布旗下Office套件在所有移动设备上免费提供给用户。其中包括了iPad版本和即将推出了Android平板版本,这个版本之前虽然是提供免费下载,但是要使用完整的编辑功能,则需要每年花至少70美元来订阅Office 365的完整功能。而现在,微软为了牵制iWork等应用,推出了免费版Office,这一举动也将在Android平台上实行。(一些高级的功能依旧需要购买Office 365,并且企业用户依旧需要订阅才能够正常使用。)     这一消息给一些公司带来了危机,这些公司之前的策略就是致力于填补微软的一些空缺部分。但是现在它们得想办法在免费的Office世界里存活下来。本文接下来将谈一谈这些公司将可能采取的一些应对措施:     1、剥除复杂的外壳   即使在移动设备上,Office依旧是一个笨拙的产品,它有着几十个选项和工具,分布在众多的菜单选项中。然而,这一缺点正好是一些人所寻找的,这繁杂的Office给简化版本的应用留了一条活路。     保持简单的风格是Haiku Deck的目标,在2012年他们就推出了一款简洁的iPad演示应用,随后推出了web和iPhone版本。在几乎没有营销预算的情况下,这款应用的用户数量已经发展到了500万,当前这款版本的应用在App Store里获得了4.5星的评分。   Haiku Deck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并且是微软的一位前产品经理)Adam Tratt表示,我们的用户曾反馈给我们,之所以他们在五花八门的应用市场中选择我们的应用,甚至连大牌的PowerPoint都不用,那是因为我们的应用能够让他们快速简便的创建栩栩如生的演讲幻灯片,效率要比其他的应用要10倍。       其实,微软也在关注简单易用的演示工具。就在十月份的时候,微软发布了Sway,这是一款能够实现PowerPoint一直需求的自动布局工作的应用。但是微软并不是想让人们觉得这是一款全新的Office核心产品,并且已经澄清PowerPoint并没有离开用户,PowerPoint可能会吸收Sway的一些功能,但是这两款应用在今后将会肩并肩共同运作在Office办公套件中。       Tratt看到了要维护传统Office生态系统的必要性。他说:“这些事情需要像我们这样的公司去做,我们需要放下包袱上阵。我们完全可以重新思考这些用户的体验,使得传统的演示应用不疏远数十亿的用户群体。”       2、找准一个焦点   Quip是另一个简单易用的办公软件活生生的例子,但是这款软件有着特别的着重点,它将重点集中在“协作”方面。每一个Quip文件都有着一个侧边栏,在这个侧边栏里面,合作者们可以在里面进行交流以及查看更改日志。软件的顶部有着一个很大的“分享”按钮,这个按钮的功能就是邀请新的合作者加入这个协作的文件中,并且这份文件的任何变化都是实时在线同步的。   着重强调合作会导致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Quip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Bret Taylor透露,“清单”功能已经成为应用里面最受欢迎的功能。Quip的清单功能能够同时混合图像、文本块和电子表格,所以在业务上使用这款应用就像一个数字白板一样。Taylor还说:“正是因为它是如此的自由,人们才会使用它来将现有的工作流程进行建模,而不是用按一定的死规矩来设计自己的活动的工作流程。”       Quip用起来很灵活,它鼓励企业使用这款应用来替代传统的任务管理器,甚至电子邮件。Taylor说:“当我们去和客户谈判的时候,我们谈论的内容更多的是合作而不是和Microsoft Word比我们做了些什么。通常大多数公司在同时使用这两款应用,让它们共同合作进行办公。”       Taylor认为Quip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它说明了新型移动应用正在改变用户的习惯。在接下来的十年里,他认为人们使用的工具和现在比将会完全不同。他说:“Quip在人们变化的使用习惯中仍然做的不是很突出。”       3、做一些微软做不到的事   不像Quip与Haiku Deck,金山公司的WPS Office并不是一款重新构思的办公软件。咋眼一看,WPS Office看起来非常像微软的Microsoft Office,这么多年来它的主要亮点就是免费。然而,你可能会认为免费版本的Microsoft Office将会给金山来带一些麻烦,但是,很显然金山公司已经有了完整的反击计划。       首先,WPS Office一直都是免费提供给手机和平板平台的用户,其中包括个人以及企业用户,所以一些节俭的企业能够在软件许可费用上面节约一小笔开支。(金山公司对桌面企业版软件的用户收费)       但是金山公司更有趣的战略不在于此,而在于金山与设备制造商以及运营商的合作关系。举个例子,金山与Amazon合作为其旗下的Kindle Fire平板以及Fire Phone手机推出的特别的WPS Office版本,在这个版本的应用中就深度集成了Amazon Cloud Drive云储存服务。金山美国董事长Frank Fu并没有透露关于这些安排的细节,但是表示金山公司会获得报酬。   金山WPS Office的其他合作伙伴就采取了一些比较典型方式,其中包括了预装在手机以及平板中,但是金山公司并没有直接简单地为这样的合作埋单,公司希望通过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添加高级功能和额外的服务来盈利。       现在Microsoft Office免费了,微软和硬件制造商们可以很容易的进行合作。但即使是这样天时地利的情况下,庞大的Office应用所占的空间依旧是一个障碍。iOS版本的Word、Excel和PowerPoint所占用的空间大约为750MB,然而相对119MB的完整版WPS Office套件来说,就没有太大的竞争力。       金山公司负责全球营销的副总裁Eric Villines表示,特别是像印度这样的新兴市场,文件的大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对于集成在手机中的应用,这样的决定我们已经孤注一掷,我们已经做了我们所能做的事,我们已经从头到尾了重新构建了我们应用。       考虑到开发人员的选择,肯定要留更多的空间给其他应用,而不是让一个办公套件的生态系统所完全占领,即使那一个办公套件是大牌的Microsoft Office也不会选择。   如果微软的应用不再能够满足用户,又或者,如果微软不知道怎么地就完全彻底对其移动应用进行改变,变得更简单易用,体积更小,并且比之前的工具有更大的变化的话会怎样呢?Quip的Bret Taylor说:“很明显,微软有着一个良好的品牌效应以及优秀的销售渠道,但是在这一点上,他们将和我们一样要从零用户开始。”     Source:Fastcompany   (编译:超斯基)猎云网
    观点
    2014年11月24日
  • 观点
    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时代在九个领域的50个预言,你们来感受下 预言一:数据总线+插拔式业务组织将成为企业常态;   预言二:企业的部落结合打破传统边界;   预言三:跨界与颠覆成为常态,不再有稳定的生意;   预言四:智慧资产的保护藩篱被打破,火速创新成为主流;   预言五:专业化、个人化的工坊将再度复兴;   预言六:对于设计的高度重视将体现在企业的各个方面;   预言七:极致主义将成为企业创新的文化;     预言八:创新英雄将不再被赋予强盗资本家的印象;   预言九:在大数据的作用下,消费者日益变得赤裸,消费者代言机构强势崛起;   预言十:商铺的一般体验已经远远不够,需要像剧场一样形成与线上的高度差异化;   预言十一:CIO将成为首席洞察官,跻身于仅次于CEO的核心层;   预言十二:资本与创业者的矛盾加剧,企业的治理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预言十三:对于儿童心理世界的理解与运用将发生革命性变化;   预言十四:创新代际下移,少年极客不断涌现;     预言十五:体验式课堂将是学习完成变为学生主导型学习;   预言十六:面向网络的公共道德教育与价值观教育占据重要地位;   预言十七:学习碎片化已经被普遍接受并得到支持;   预言十八:学术进一步市场化,学术与商业、公众的边界进一步打破;   预言十九:新媒体业已经完全占据媒体主流;   预言二十:在海量信息时代,消费者心智受到快速专业解读者高度影响;   预言二十一:自媒体大兴其道,成为社会人的标配;   预言二十二:随着屏一代成为社会主流,加速整个世界的电子化、数字化和工具化;   预言二十三:电影与电视产业将成为资本与互联网业的结合体;   预言二十四:媒体业已经开始很难被定义为独立产业;   预言二十五:时代主流话语碎片化、世俗化,大时代不复存在;   预言二十六:社会以某种宽容机制确保另类信息的表达与传播;   预言二十七:大量的志愿型、公益型媒体出现;     预言二十八:出现专业化家庭幸福托管行业;   预言二十九:回归家庭的简朴生活价值观大兴其道;   预言三十:旅游人口的激增带来了车联网成为社会基础设施;   预言三十一:新一代懂互联网的老年人,使老年生活形态发生巨大变化;   预言三十二:电子产品的广泛化造成了严重的家庭沟通不足,由此带来的心理疾病激增;   预言三十三:女性在家庭与社会中的影响力显著上升,开启她世纪;   预言三十四:年轻人的主流价值观发生改变,做自己的理念汇成洪流;     预言三十五:社会型企业大兴其道,成为衔接公益与商业的桥梁;   预言三十六:对于科技创新的抵触感加剧了人们追求心灵觉醒的愿望;   预言三十七:健康主义者开始成为社会人群中数量庞大并具有影响力的人群;   预言三十八:知识化、专业化的新蓝名阶层出现;   预言三十九:人们对于电子化、数字化、社交化工具的高度依赖,造成了系统性风险累积;   预言四十:类似于梭罗的理念大兴其道,价值观进一步分化;   预言四十一:商业交易过程开始变为买卖双双的及积极心理过程;   预言四十二:技术的进步支持人们越来越多样的多样化探索;   预言四十三:网络开始成为艺术传播的主流渠道;   预言四十四:大批个体艺术家崛起,个人策展开始规模出现;   预言四十五:深度阅读崛起,带动文学复兴;   预言四十六:东方哲学思想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并被纳入政治、商业、教育的各个范畴;   预言四十七:音乐的创作与传播已经开始充分的互动化;   预言四十八:大批被数字化的艺术遗产,带动了艺术价值的传播;   预言四十九:历史得到大数据的支持,以多种艺术形态为当代人接受;   预言五十:馈赠分享、专业多元、自我赋权、多样探索开始成为当代人主流观念。   来源:培训经理指南
    观点
    2014年11月21日
  • 观点
    后PC时代:新潮CEO时兴无PC办公,你以为如何? [摘要]进入后PC时代,他们放弃了电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成为主要的办公工具。 移动互联网时代,PC走向没落,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大行其道。据国外权威媒体报道,在一些理念先进的大企业,新潮的首席执行官们,开始带领员工转向完全使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无PC办公时代”,工作效率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大幅提升。     如今的移动设备性能越来越强,功能越来越丰富,过去牢牢占据高管办公桌的台式机和笔记本,开始被边缘化。     七月份出台的报告显示,包括台式机和笔记本在内的电脑市场,今年将会萎缩6.7%。反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仍在大幅增长中。     据报道,一家名为EliLilly的公司,在过去几年时间里已经让整个的销售部门摆脱了笔记本电脑,他们购置了1.8万部iPad平板电脑,充当销售代表和医生客户沟通的重要工具。     该公司的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梅铎斯(MikeMeadows)表示,从笔记本电脑到平板电脑,销售人员无需再背着笨重的设备以及忍受弱爆的电池续航能力,工作效率明显提升。     全球知名的饭店及娱乐休闲集团喜达屋,去年搬迁到了康涅迭戈州的新总部,当时首席执行官帕斯哲(FritsvanPaasschen)决定利用这个机会改变一下自己的办公习惯。     帕斯哲决定以后放弃使用电脑,完全借助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如今,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公司,一部iPhone,一部iPad就可以处理完所有的工作。     帕斯哲表示,从PC切换到移动设备并不一帆风顺,他自己要比公司的其他员工顺利一些,因为过去他经常出差,外出参加会议,都会用移动设备来进行办公。也自己算是一个“无PC办公”的较早接触者。     正如上述的例子所表明,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高管和专业白领,正在进入后PC的时代,他们放弃了电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成为主要的办公工具。     这种办公工具的变化,甚至会影响到办公场所的装修和布局风格。     在喜达屋总部,帕斯哲的办公间里再也找不到放置电脑的办公桌,也没有了传统电脑典型的凌乱的线缆等。他的办公间内,放置了一个大沙发,一张可以用于进行会议的桌子,桌子上配置了许多电源插座。     实际上,帕斯哲真正的“办公间”,都在他常年携带的黑包中,这里放着iPad平板,一个键盘,以及一个存放充电器的塑料袋。     据同事们反映,在完全依赖移动设备之后,帕斯哲发送的短信和聊天信息比过去有所增加,另外他还会利用谷歌的视频群聊工具Hangouts以及苹果的视频通话工具FaceTime,和下属沟通,查看工作业绩。     需要指出的是,企业老总们利用智能手机充当主要办公工具,他们不再简单依靠手机内置的各种办公软件,比如电子邮箱等等,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开发了专门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运营的企业业务处理专用软件,这使得智能手机可以发挥出最高的效率。     比如喜达屋集团也开发了有关酒店客房管理的专用APP,采集了集团全球酒店客房的1200多万个数据,比如某一间客房是否靠近电梯,是否配置了一个完整长度的镜子,都可以查询到。     帕斯哲的做法,也影响了公司的其他高管。比如喜达屋集团负责数字业务和要客部门的全球高级副总裁霍德伦(ChrisHoldren),他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常年搁在纽约的家中,每天两个多小时的上下班时间内,他可以利用iPad和iPhone处理业务,和公司同仁保持联系。即使是做报告、向客户进行推介活动,他也完全依靠iPad。     办公工具的移动化,也让公司整个的办公文化更加简单高效。据悉,喜达屋集团今天举行任何会议,都不会备有纸质材料,另外公司内部的电子邮件也做到言简意赅尽量简短,帕斯哲本人开会,也不会打开繁琐的PPT材料。(晨曦)   来源:腾讯科技
    观点
    2014年11月21日
  • 观点
    专访沈博阳:LinkedIn不是一家招聘网站 [摘要]沈博阳表示,LinkedIn的服务更倾向于“先职业社交、再招聘”的顺序,招聘只是LinkedIn业务的一部分。   2014世界互联网大会今日在浙江乌镇召开。记者在现场专访了LinkedIn中国区总裁沈博阳。沈博阳在采访中重点谈到了LinkedIn在中国的发展情况以及他对此次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感受。沈博阳对腾讯科技表示,LinkedIn和目前中国的招聘网站有所不同。     具体的区别在于,第一,LinkedIn的服务更倾向于先职业社交,再招聘的顺序。招聘只是LinkedIn业务的一部分,但对于其他招聘网站来说,招聘是它的全部;第二,LinkedIn的服务多来自于被动求职,即所谓的“求职者”并不是主动来找工作的,而是适时等待好的机会。而传统的招聘网站服务于主动求职者,多为失业或对现在工作不满意的人。“总的来讲,我们不是一家招聘网站。”沈博阳说。     对于LinkedIn来说,营收并不是其所关注的重点。沈博阳表示,LinkedIn在中国的发展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目前在团队搭建和产品本土化方面更为看重,比如推出一些本土化的产品,以此把用户规模做得更大。     事实也证明,Linkedin注册用户增长速度快,得益于其做了很多接地气的工作,比如在本土化上与微信微博深度整合,并得到越来越多国内用户的认可。     对于此次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沈博阳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体验。在他看来,此次会议的意义在于,这是第一个定义在世界范围的互联网大会,而中国经过20年的发展已经变成互联网打过,甚至在移动互联网方面超过很多其他国家,“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感觉非常骄傲。”   腾讯科技 范晓东 胡祥宝 韩依民 11月20日乌镇报道
    观点
    2014年11月20日
  • 观点
    创业公司如何保持高效率?这些协作工具或许能帮到您 如何保持效率,不仅仅是个人的挑战,这对一个组织或公司而言也至关重要,这也与公司的信息流动和沟通交流密切相关。在科技型创业公司,效率会变得更致命,因为这些公司通常都运作得非常快,而且还常常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例如产品发布日期,资金的运转等)。 一个好的协作工具一定是具备团队协作+ 任务管理 + 知识管理再加简单……总之,要高效率!今天,作者根据自己在创业团队一年的经验,把期间使用过的高效协作工具,一一的呈现给大家:     如何保持效率,不仅仅是个人的挑战,这对一个组织或公司而言也至关重要,这也与公司的信息流动和沟通交流密切相关。在科技型创业公司,效率会变得更致命,因为这些公司通常都运作得非常快,而且还常常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例如产品发布日期,资金的运转等)。     所以,这就需要在创业公司所有成员之间要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去确保产品适应市场,后期的平稳运行,和公司的整体透明度。     在这里,希望能将一年多的创业经验和我们认为非常值得使用的工具分享给大家。     开始之前,首先明确典型的科技初创公司的几点需求,基本有四种需求: 1、团队内部以及与外部的沟通需求; 2、用于跟踪和协调的工作流程和任务的需要; 3、提升协作效率的需求; 4、扁平化和足够的透明度   Slack for 沟通 好吧,我承认,最近快要被 Slack 各种叼爆天的新闻刷屏了。但追求极致,简单干脆满足人类沟通需求的 Slack 确实太有魅力。在Slack中你可以跟你的团队成员进行高效的内部沟通,还可以对团队成员以及各成员分享的文件,文档进行搜索。你可以创建一些基于你们需要讨论各种话题的工作和任务,也可以有专门的主题内容,如聚会,开发,设计等等。     除了这些,Slack 还整合了 Twitter、Zendesk、Crashlytics 和 Heroku 等服务,将它们的通知提醒、Bug 追踪等数据融入到公司内的信息流中。让整个公司的内部交流只关注于跟工作有关的信息流,极大地提高了沟通效率。就像 Slack 的 Slogan 一样:Be less busy!     文件存储的 Dropbox Dropbox 在存储方面展现的魅力已无需多言(对 Tech Startup 来说,被墙完全不是个问题好吧)全世界数以亿计的用户正在使用Dropbox,这可以让我们在电脑、手机、平板,甚至服务器上同步、备份或共享文件资料。文件的管理与共享在团队效率方面有着最明显的表现,版本控制,文件查找再也不会成为绊脚石了。     针对中小团队的团队协同工具 Worktile   Worktile,正是我远程实习的一家科技创业公司,是面向中小团队的协同工具。提倡通过任务驱动来连接团队在执行项目的过程中的事和事,人和事,人和人。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之间的任务分配和协调工作都是在 Worktile 上完成的。在 Worktile ,你可以根据公司不同的部门创建不同的项目,如“店小二”的运营部,苦逼的开发部等。得益于 Worktile 的看板式任务列表和不同层级权限管理机制,我们的工作效率得到大大的提升,知道Worktile每两周甚至每周就升级版本的秘诀么?就是Worktile带给我们的:不知不觉就提高了工作效率。     如果正打算使用Worktile,那么,上吧!你将享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协同工作方式,就算是异地办公也是毫无压力(PS:我就是异地办公)。还有一点就是,Worktile有一个非常有爱的用户社区,你可以在社区提一些建议或者分享一些关于协同工作的干货等。       可爱的大象头 Evernote   在我看来是一个更偏向于个人使用的工具,我们团队中很多人也是它的付费用户,主要是负责管理一些私人的日记和记录一些牛逼的灵感,在产品上,Evernote 的极致追求我们作为用户是切实的感受到了!我最初使用Evernote是在2012年,当时Evernote已经宣布对所有用户提供最基础免费空间和功能。     而在全平台支持的Evernote上,我一般使用的是Web版,因为对于我个人来说,我使用Evernote的时候无非就是编辑一下日记而已,没用上很多Evernote在微信推送的高大上功能,所以我基本是懒得下PC端,直接在Web上使用就很完美。     在线作图工具 ProcessOn ProcessOn是国内目前做得比较好的在线作图协作平台。在创业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图表,像流程图,图表式的Roadmap等,既然我们的重心是在产品上,那么我向你推荐ProcessOn,它可以快速地制作出你想要的各种图。而且,ProcessOn还支持协作画图,你可以跟你的小伙伴们一边作图,一边沟通交流。     大百度的思维导图:百度脑图 百度脑图的功能不算很多,但足够日常使用了,我通常是在总结工作和理清代码思路的时候用它。优点蛮多:支持随处拖拽,云储存,不占用硬盘空间,一键分享给你们的小伙伴,你甚至还可以导入百度的Doc文件……而其中最赞的功能莫过于百度脑图支持多格式保存文件,你既可以到出成「.xmind」格式,也可以导出成「.mm」格式,也可以导出成「.km」格式……这样导出的思路脑图就可以在你的电脑客户端完美进行在编辑了,如果你需要的话。(PS:大百度也还是有如此精致的产品嘛)       PDF Word Excel转换 Convertii 我只是默默将这个链接分享给你。这样的工具有很多,但首先还是推荐这个,界面简洁,支持直接拖拽文件上传等,各种用户体验都非常好,你可以「PDF转Word」,还可以转Excel,转Text等。你不用安装任何Adobe Acrobat XI Pro或者类似的软件了,直接将文件拖入到这个网页的就可以见证奇迹了。Yeah~~~     数据统计可视化工具 infogr.am infogr.am 是一个很强大的数据可视化图表创作平台,这是我老大@小泽马君给我推荐的工具,你可以在上面创建很多种表格,包括常见的圆饼图,条形图,柱状图和一些炫酷吊炸天信息图表(一共14种)。还在为数据可视化烦恼?小白不懂D3.js?不用怕,现在你只要注册一个 infogr.am账号可以分分钟创作出各种亮瞎的数据图表了。这对于一些产品经理来说不就是一个开挂的工具么?不过……它不是免费的,你可能需要每月交上几美元。     Defonic for Relax 说了这么多生产工具,最后分享一个让你放松的网站:Defonic ,我通常会在工作累了的时候或者有时候直接一边写东西一边放背景音乐。这是一个能产生环境音效的线上服务,公提供24种不同的环境声音,包括海洋、河流、雨滴、森林、篝火、闪电、风声、夜晚、浪涛等等,你无需下载或暗转任何软件,只要将网页打开,点击你想播放的声音按钮就行!     整体来说,Defonic 提供的音效品质相当好,即使有背景音乐搭配播放,也不会有很吵杂、难以忍受的感觉。强烈推荐各种设计师,工程师到上面放松自己。     痛并快乐着 对于怀揣着梦想的创业者们,大家享受着这旅程上的一切惊奇与喜悦,也承担着巨大压力与质疑。我们希望将这些实用的工具分享给大家,多少可以减轻些工作中的负担,减少重复性工作,将精力放到更加重要的或者我们更享受的事情上,拼尽全力的去追寻各自心中的秘宝。(本文首发钛媒体  作者:op小泽马)  
    观点
    2014年11月20日
  • 观点
    在线招聘,老兵不会死 从去年年底开始,在线招聘领域的投资就没有断过。今年 4 月高端猎头网站“猎聘网”获得由华平投资领投,经纬中国跟投的 C 轮 7000 万美元融资;与此同时,垂直招聘网站 "拉勾网" 也被报道完成 A 轮 500 万美元投资,拉勾在 8 月又获得了 2500 万美元的 B 轮融资;同样是互联网,IT 人才招聘网站“哪上班”确认获得王淮、Philip Su、朱华明三人天使投资;专注程序员招聘的内推网也在去年就拿到了创新工场 250 万元天使投资......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领域被投资人看好,常常是因为(1)既有的老的模式将要被颠覆(2)市场很有潜力需要扩容。对很多人来说,在线招聘上前者的意味更甚,拉勾网创始人许单单在一次公开分享中提到,   前程无忧、智联招聘一直使用的 Monster 模式在美国已经快死了,前程无忧、智联招聘在过去十年基本没有任何长进,甚至把很多并不是很高端的用户也变成了猎头的用户。     确实,仔细看前程无忧最近发布的财报,会发现前程无忧的营收结构在过去一年间基本没有太大的改变。在运营策略上也依然以传统招聘网站的销售 + 广告为主。忽略掉因为互联网和国内人才需求增长带来的福利,这家公司在过去风云变化的 12 个月,还是固守着过去 10 年未曾改变的模式。智联招聘的报表上也有相似的情况,不过支出的增长还包括“商业开发支出增长、以及租赁费用增长。     但是财报上也有不能忽略的数据。智联招聘的财报显示,智联招聘总营收 2.935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22.6%,超华尔街分析师预期;前程无忧的报告中,第三季度总营收为人民币 4.740 亿元,同比增长 13.0%。增长率均高于 HR 行业平均水平;中国市场的人口红利同样不能忽视,一线城市之外,三四线城市的人才缺口正随着企业的进入而逐渐显现。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14 年第三季度就业信心指数》,三四线城市招聘需求同比增长 29%,远高于全国 23% 的平均水平。     所以,国内被唱衰的在线招聘老大哥们到底会不会重蹈Monster的覆辙?这好像还是一个尚未定论的问题。 回顾过去,国内三大招聘网站都是向 Monster 模式学习,过去也确实奏效。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对效率和精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Monster 模式下海量简历砸海量公司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这些需求。较全盛时期,Monster 股价已经跌去 88%,它的收入和 LinkedIn 差不多,但是市值仅 6 亿美元,与 180 亿美元的 LinkedIn 相差 30 倍。11 月 4 日在发布了 Q3 的财报后,股价下跌将近 40%,连续亏损之下,CEO Sal Iannuzzi 也黯然离场。     在新形势下取代 Monster 成为全球招聘业热点的,是上市的日本招聘企业Recruit。Recruit 去年全年营收 1.2 万亿日元(约合 109.6 亿美元),税前利润率达 15.2%,营业利润大于世界排名前三的公司营业利润总和。今年 10 月 Recruit 在东京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市值 180 亿美元,与 LinkedIn 相当。同时 Recruit 也是前程无忧的最大股东,持有 40% 以上的股份。     Recruit 成功的关键点在于运用手中的数据提高了求职者、招聘企业双方的效率,达到精确匹配的目的。     Recruit到底是怎样做到的呢? 求职者:Recruit 不仅提供基础的职位搜索,还为不同阶段的求职者提供职业咨询顾问服务。求职者工作后,还能从 Recruit 获得在线职业教育,并通过不断更新简历获得被猎头发现的机会。   企业:Recruit 为企业提供招聘广告刊登、临时工招聘等基本人力资源服务。如果企业有需要,Recruit 还能提供企业人力资源咨询、员工安置人力事物外包、组织培训和发展等深度服务。   同时接触到求职者和企业,让Recruit的数据更加的真实有效。这样的模式下数据的精确度和数量都是 Monster 的一个简历没有办法相比的,很多日本求职者从毕业开始就一直使用 Recruit 的服务,职位投递记录,职业发展轨迹,在线教育记录都在 Recruit 的平台上。在数据的反馈下,Recruit 能够更加清晰的了解整个市场环境,为求职者和企业提供顾问服务,形成一个正向循环。     总的来说,Recruit 同时深度了解双边客户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提供深度的服务,改变了过去 Monster 一篮子简历买卖生意的模式。从 Recruit 2014 年 Q2 的财报来看,Recruit 的 HR 业务占到整体业务的 73%,其中人力资源信息占到 22%,利润率为 36%;人才外包服务 51%,利润率为 17%。 但事实上做出这样新模式的Recruit并不是一家初创公司,它是一家成立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公司,还是前程无忧的最大股东。期间经历了比现在前程无忧、智联招聘还要艰难的局面。     Recruit 成立以校园招聘广告代理商起家。赶上 80 年代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福利,Recruit 的人力资源业务一路突飞猛进。Recruit 的商业模式在现在看起来同样的熟悉,他们为求职者提供刊载有招聘信息的杂志,通过杂志了解读者的情况,同时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相关的咨询和培训服务。中途也 Recruit 也失落了很久,80 年代末,因政治贿赂丑闻 Recruit 的声誉一落千丈,创始人锒铛入狱,时任首相 Noboru Takeshita 也因此辞职,Recruit 也被超商 Dabei 收购。     2000 年独立后,Recruit开始涉足互联网相关的在线招聘服务,成为日本在线招聘巨头。之后逐渐将业务扩展到香港、台北、新加坡等地。从 2005 年开始基于在线数据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2006 年入股前程无忧,10 年收购猎头公司伯乐,12 年推出针对应届生的 Recruitment Navi,Rikunabi Direct,同年全资收购美国在线招聘网站Indeed.com,为整个集团的 HR 业务提供强大的算法和模型的支持。     从 Recruit 的例子上看,在整个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中,老兵们拥有更多的数据和资源,如果愿意,他们可以做很多高效整合行业链的事情。再反观 Monster 的失败,更像是一个领导层管理思路的问题,Monster 前 CEO Sal Iannuzzi 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坦言, 在 Monster 的经营上,我过去把利润这件事看得太重,只考虑了有益于股票投资人的事情。 那么谁更有可能在中国做成Recruit模式? 在中国,智联招聘、前程无忧这样的公司做这些事情或许会顺手一点。目前活跃的市场和外界的冲击也是智联招聘、前程无忧借鉴 Recruit 的经验, 推动内部转型的好时机。     从数据的来源上看,前程无忧和智联招聘在互联网外其他垂直领域有很好的积累,它们拥有大量长期合作的用户和多年来积累的一手调研行业、企业需求数据;在应届生资源上,前程无忧和智联招聘在国内校园招聘市场上有极高的渗透率,能够获取求职者从职业生涯开始阶段就具有的特性、爱好点、跳槽概率、发展潜力等信息。     LinkedIn 目前已经在使用大数据的方式进行招聘服务,企业通过 LinkedIn 的平台,能够搜索到大量符合要求的,但暂时还没有换工作打算的“被动求职者”,LinkedIn 用户中更高的即时简历更新率也是竞争优势。但 LinkedIn 的短板在于入华不久,主要用户也还是在互联网相关行业。     在今年投资领域非常火爆的互联网垂直招聘行业,几家创业公司都是从源头就极大简化了信息来源,但是增进准确度的同时其实是牺牲掉了来自应届生的数据和其他垂直行业的数据。无论是拉勾还是哪上班,他们都向36氪表示,希望避免出现应届生涌入的状况。     从数据的应用来看,大型的招聘网站有能力将数据支持下的顾问服务迅速推广到更广的范围。在行业上,除了互联网垂直招聘领域,目前其他行业的在线招聘服务还是主要由前程无忧和智联招聘掌握,他们有能量在多个垂直行业范围内同步推进。在地域上,在垂直招聘领域和 LinkedIn 这样的高端的求职社区都几乎没有渗透率的沿海三、四线城市,中西部城市,智联和前程无忧有先天优势。     智联招聘已经开始在尝试转型,他们上线了“卓聘”这样的产品,为学生、白领、高端人士等人群提供线上、线下的测评、网络招聘、教育等服务。     当然,前程无忧、智联招聘并不是完全稳操胜券。LinkedIn 在在线招聘领域的大数据应用上已经先行一步;拉勾、哪上班、内推这些新公司拥有优秀的算法和技术。以哪上班为例,他们开发出了一个智能简历投递系统,主动的帮用户投简历。当然,他们还有新公司的优势——面对市场更快的反应机制。     不管最后会是智联、前程,还是未来的 LinkedIn,或是渐渐壮大的拉勾、猎聘成为 Recruit,对于整个在线招聘行业都是很大的进步,在线招聘的行业价值变为最大化的利用手中的资源服务用户,而不是单一的考虑挣钱。     智联、前程虽然手握重金和深厚的客户资源,但凡客和陈年的故事告诉我们,进行内部改革的勇气不亚于再一次创业。体量像智联、前程这样的企业,特别是在现在看起来还不错的营收面前,进行改革和创新需要更坚定的决心。   [36氪原创文章,作者: 饭遥]
    观点
    2014年11月18日